4月19日,第三届全国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第二次工作会议在浙江师范大学萧山校区举行。
教育部原副部长、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全国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教指委主任委员刘利民,浙江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蒋国俊,天津师范大学校长、教指委副主任委员钟英华,北京语言大学副校长、教指委副主任委员张旺熹,孔子学院总部师资处处长、教指委副秘书长赵燕清等出席本次会议。会议由孔子学院总部党委书记、副总干事,教指委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马箭飞主持。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20所高校的全国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指委委员出席本次会议。我院曹儒副院长作为委员参加会议。会议由孔子学院总部党委书记、副总干事,教指委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马箭飞主持。
刘利民充分肯定了浙江师范大学孔子学院办学成效。他表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自2007年设立以来,与孔子学院相伴成长,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已经成为孔子学院和汉语国际教育推广事业的重要支撑力量。但现阶段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培养工作中还面临着师资力量薄弱、学科建设有短板等问题。刘利民指出,孔子学院建设已从规模增长转入质量提升阶段,对师资队伍建设及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汉语国际教育学科建设要适应孔子学院发展的专门人才培养体系。刘利民要求教指委深入实施教育“奋进之笔”,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创新为指引,狠抓落实。教指委委员要提高政治站位,根据中央要求谋篇布局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人才培养工作;充分发挥专家优势,善于在学科领域内改革创新;认真履职尽责,强化委员在学科建设中的担当和指导作用。
蒋国俊致欢迎词,他对与会来宾表示诚挚欢迎,介绍了浙师大孔子学院建设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发展的相关情况,并对孔子学院总部和全国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指委长期以来的关怀与支持表示感谢。蒋国俊指出,总结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培养工作的成就与经验对推动孔子学院和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发展有重要意义,相信本次会议的召开将进一步推动孔子学院和汉语国际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蒋国俊表示,浙江师范大学将继续加强汉语国际教育和孔子学院工作,努力推动海外孔子学院提质增效,建好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博士专业,打造好孔子学院非洲研修中心和浙江省孔子学院师资选拔培训中心两个平台,着力搭建面向非洲孔子学院的资源、人才、信息及经验的交流共享平台。
马箭飞对本届教指委成立以来的工作情况进行了汇报,涵盖新增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的评估和培训、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博士建设相关情况、汉语国际教育研究课题进展、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生专业实践推进情况、本土汉语师资的培养工作、培养单位学术交流情况以及教指委秘书处相关工作等。
钟英华、张旺熹等与会委员分别就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的设置(本、硕、博)论证工作、招生工作、国务院学位办《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类别发展报告》编写课程进展情况、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新授权点专项评估工作情况、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核心课程指南课题研发成果进展情况进行了汇报。
与会专家还就教指委2019年度工作计划、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的修订、课程设置和学位论文选题方向评估标准等内容进行了研讨。
浙师大汉办、孔子学院基地负责人列席会议。据悉,本次会议为期两天,与会委员还将赴浙师大主校区就非洲本土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模式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博士招生培养情况进行调研,并为浙师大孔子学院战略发展研究院揭牌。
Copyright©2024 4188云顶集团(中国)百度VIP网站-最新 App St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