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米大孔院举办“余华意大利文学之旅”系列活动之Bookcity读书节

发布时间: 2018-11-27 15:44:48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本站原创

 

 
当地时间11月17日晚,中国著名作家余华来到由米兰市政府举办的Bookcity读书节,与百余名米兰市民举行见面会。活动现场由于参加观众较多,为保证大部分的市民都能与余华面对面交流,不得不临时将一场活动分成两个部分,两批观众依次进场参加见面会,足以证明余华在米兰的人气和影响力。我校米大孔院意方院长兰珊德教授(Alessandra Lavagnino)、中方院长金志刚教授、米大孔院下设比可卡大学孔子课堂负责人、余华多部小说的意大利文译者傅雪莲教师(Silvia Pozzi)出席了此次读者见面会。见面会上,余华对读者好奇的问题进行了一一解答,幽默机智的回答引来了现场阵阵掌声。
 
余华读者见面会现场
活动初始,兰珊德教授对余华此次意大利文学之旅活动进行了总结与回顾。此次余华走进了意大利9座主要城市,每次讲座场场爆满,临时更换场地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此次系列活动极具创新性和历史性,取得的成果也是显而易见的。此外,孔子学院中外方院长就明年再次做客我校米大孔院已与余华达成意向,旨在持续推动中国文学和文化在意大利的发展。
 
 
 
兰珊德教授为见面会致辞
读者:这是您在意大利的最后一场活动,您觉得意大利给您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余华:“意大利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美食和美景。但是通过此次活动,我发现了意大利读书市场前景广阔,中国文学的影响力也正在不断加深”。
 
读者:请问,余华老师您觉得翻译、出版社和您的作品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
 
余华:“翻译,让文学走出单行道。翻译对于一本文学作品在国外是否畅销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个适合自己作品的出版社则是另一个重要因素。其实自己很多部早期作品都在法国出版了,但是销售情况并不乐观,直到《兄弟》在法国出版后,引起了巨大反响,其他的作品也跟着畅销起来。现在自己在意大利的出版社很适合自己,相信自己的作品在意大利的前景会越来越好。”
 
 
 
读者见面会现场部分观众
读者:请问余华老师如何能把小说中的高潮部分写好?
 
余华:“关于处理小说高潮部分的灵感来源于自己的第四位老师——肖斯塔科维奇。在《列宁格勒第七交响曲》中肖斯塔科维奇采用变奏的手法来描写侵略者的脚步声,声音由远及近,越来越响,氛围极其恐怖,感觉侵略者即将来临。但就在世界毁灭之前,传来了一阵轻快的民歌。因此,在重大情节结束前,使用轻巧的内容往往可以获得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这是一种非常巧妙而且很高级的处理手法。”
 
读者:请问,您为什么把自己散文集命名为《我只知道人是什么》?
 
余华:这个书名来源于自己参加耶路撒冷文学节时的经历。他当时参观以色列犹太人大屠杀纪念馆,整个纪念馆给他带来了巨大的震撼和影响。纪念馆特别增设国际义人馆,为了纪念在二战中对犹太人给予过帮助的国际友人。当采访一位波兰普通农民时,他的回答使我印象尤为深刻。”“请问你当时为什么要救助这位犹太人?”“我不知道犹太人是什么,我只知道人是什么。”
大量读者排队等待余华签名
 
    此次Bookcity读书节活动为余华意大利文学之旅画上了完美的句号。“余华意大利文学之旅”走进了意大利9座重要城市,共开展16场讲座,获得多位意大利大学校长的会见,活动受众多达5千余人,对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的推动起到了实质性的作用。此次活动我校米大孔院历时半年时间策划,并与米兰市政府、米兰市翻译学院和米兰市文化博物馆等14所机构进行协商,是米大孔院成为文化特色孔院后的首场大型活动,充分体现了孔子学院的“特色化”和“协同化”发展方向。米大孔院将不断积累经验,优化大型文化活动策划方案,坚持特色化发展目标,办好文化特色孔子学院。云顶十分重视此次“余华意大利文学之旅”活动并一直不遗余力的进行支持,在很多方面给予了帮助,与孔子学院共同努力,将更加优秀的中国文学带给世界。与此同时,这也将推动云顶向国际化的道路不断发展。
 
Baidu
sogou